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4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18
索引号: 011158671/2024-32611 分类: 水利
发布机构: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 公开日期: 2024-09-18
标题: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4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人大、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着力在确保沟通率、提高满意率、增强落实率上下功夫,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水利问题,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和重要体现。截至目前,我局承办的14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已办理完毕,办理结果均为A类,实现了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100%的办理工作目标。现将办理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三项机制,规范办理程序

我局将办理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听取意见、履行职能和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纳入党组中心工作,列入承办室(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办理工作落实到位。

(一)建立责任机制。严格实行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承办室(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承办室(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办公室组织协调督办的“五级办理工作责任制”。党组书记、黄茂松多次要求本着对代表委员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办理工作,经常研究建议提案办理进展情况。分管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领导利用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出差调研等机会,反复强调各承办室(单位)要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沟通,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其他分管领导对各自分管室(单位)办理的建议提案视情提出具体要求并对答复稿严格把关。各承办室(单位)在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进一步细化措施,有力保障了办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办理机制。按照“统一受理、归类办结、限时反馈、跟踪回访”的工作原则,及时制发交办通知,明确了从交办、签收、承办、答复到见面等各个环节的办理程序。在形成意见答复过程中,确立了经办人、长、办公室、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5道把关体系;每道关口环环相扣,相互支撑,有效保证了答复质量。各承办室(单位)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去研究并解决建议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对符合相关规定、能解决的,结合当前工作,优先考虑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则作出诚恳的、有理有据的、负责任的解释。同时,结合领导领办重点建议提案工作,进一步完善领导领办重点建议提案制度。同时,创新沟通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讯设备加强沟通,确保答复工作精准详实。

(三)强化监督机制。把跟踪督办贯穿办理工作全过程,将办理进度、工作实效、走访情况和代表委员满意率等纳入工作台帐管理,适时予以通报。对办理进展缓慢的建议提案,认真查找原因,及时协调督促,保证办理效率。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下“建议提案办理”专栏,主动公开主(分)办的建议提案答复内容,回应社会关切。

二、注重沟通交流,增强办理时效

我局把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作为办理的重要环节,要求承办单位与代表委员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沟通联系,虚心听取代表对办理答复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尊重代表们的意愿,积极主动争取代表共同配合解决问题,让代表参与办理,共商办理,提高办理水平。答复意见形成后,由科室负责人初审,呈报各分管局领导把关后,交办公室统一整理汇总,进行内容核查和文字规范化处理,最后由局主要领导审定签发,确保答复质量。如时瑜代表在第228号建议中百里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加强保护利用方面的建议承办该建议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与代表面对面沟通,汇报长渠(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征询意见建议真正把建议提案办理过程变为广纳良策、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过程。

三、聚焦民生福祉,服务发展大局

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多来自基层一线,承载着民意,集聚着民智,传递着民情民心,饱含为民温度。为提高办理质效,我局针对不同类别建议,分类制定落实方案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办理难度大的建议,积极开展调研,摸清实情,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落实措施,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事项一是针对代表、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守牢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的建议提案,我局积极履行职责,围绕提升农田防旱防涝能力,组织实施一批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完成了26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77座新上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在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12个,其中大型灌区2个(引丹灌区、石台寺灌区)、中型灌区10个;可彻底破解“三北地区”历史干旱问题的新建长山灌区、引丹高岗灌区项目,前期工作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位启动,市、县两级组建工作专班加速推进有关工作。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监管,督促各地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效益。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小型水库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安全负总责,乡镇水利管理站组织水库所在村进行水库日常运行管理,水库主管部门负责对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进行监督。二是结合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型水库清淤治理的建议,我局把实干实效贯穿于办理工作的全过程。对纳入水利特别国债除险加固项目的11座大中库和190座小库,在实施除险加固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库区清淤工作,结合溢洪道加固、拆除重建输水涵管、新建引水渠等工程,对水库输水涵管进口处、溢洪道进口段、输水管引水渠等部位的淤泥进行清淤。对淤积物资源化利用高、综合效益明显的水库,强化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对接,争取更多的水库清淤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规划“笼子”。截至目前,已通过2025年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库向省水利厅申报水库清淤试点项目61项,清淤规模1.11亿立方米,项目资金36.03亿元。着力解决淤积严重水库防洪能力差、蓄水能力弱、灌溉效益低等问题,不断补齐全市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各项短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安全,为奋力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全力解决代表委员所提的建议,同时也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二)继续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坚持开门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能立即办理的,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办理的,列入今后工作计划;对办理难度大或超我局职责范围的建议提案,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并安排专业技术员对实地勘查的情况进行解释和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细致的解释说明,给代表委员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加大调研工作力度。继续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建议提案的办理作为履行水利职能,提高水利工作效率的动力,努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的力度,同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书面答复意见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努力使我局办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4年,我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与社会各界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自觉地接受代表委员的监督,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办理思路,完善工作举措,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贡献水利力量。